论文:StreetVizor: Visual Exploration of Human-Scale Urban Forms Based on Street Views

作者:Qiaomu Shen, Wei Zeng, Yu Ye, Stefan Müller Arisona, Simon Schubiger, Remo Burkhard, Huamin Qu

发表:IEEE SciVis 2017

介绍

城市的形态和人群在城市中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描述一个城市的时候,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宏观的城市形态主要包括面积和人口等描述大范围的指标。而微观的城市形态是基于人的感知的,如视觉、触觉、听觉和在城市中的体验。微观的城市形态和人的生活更加密切,因此理解城市形态对于设计搞质量的城市空间非常重要。 经典的城市理论研究只是基于小范围人群的调研,不能提供更加广泛并且深入的指导性意见。而谷歌街景图忠实得记录了道路上多个地理位置的全景视角,这类似于人类的眼睛,提供了从视觉角度研究微观城市形态的方法。我们可以从街景图中查看绿化、天空和建筑等信息在城市不同区域的分布。

目标

  1. 量化城市形态的多个属性:绿化、天空、车辆

  2. 多个层次上探索城市形式:城市、区域、街道

  3. 比较不同区域的城市形式

分析任务

T1:多尺度的探索

  • 城市形态可以组织城市层次、区域层次、街道层次

  • overview 到 detail

T2:定量测定

  • 特征:绿化、天空、建筑、道路、车辆

  • 城市形态的特征统计、特征分布、特征方差

T3:排序和比较

  • 方便浏览和探索,特征需要被排序

  • 选择两个区域进行比较特征

系统框架

  1. 数据采集:Google Street View

文章手机了 170 万张谷歌街景图片,包括新加坡、香港、伦敦和纽约等四个城市。首先从 OpenStreetMap 中获取路网信息,每隔 50 米采集一张谷歌街景图,只去街景采集车辆行进过程中向前向后的照片,因为这边照片包含了道路上的信息。

  1. 数据处理:SegNet

基于深度学习方法 SegNet,所有图片的像素点被分为 12 个类,包括绿化、天空等。作者对 12 个类做了聚合,分为绿化、天空、建筑、道路、车辆和其他共 6 个类。每张图片按照 6 个类的像素点比例构成 6 维向量。

img

  1. 可视分析流程

整个可视化分析的流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在 Ranking Explorer 视图中选取两个要比较的街道或者区域,然后在对应的 AOI Explorer 或者 Street Explorer 比较不同层次的城市形态。

Ranking Explorer:选择两个街道/区域

AOI Explorer:城市、区域层次的比较

Street Explorer:街道层次的比较

img

可视化设计

img

可视化系统主要包含 3 个视图,分别是 Ranking Explorer(左)、AOI Explorer(中)和 Street Explorer(右)。

Ranking Explorer

本视图用于总览不同区域或者街道的特征分布,帮助用户选择感兴趣的对象。

布局:每一行代表城市、区域或者街道,每一列代表 6 个特征维度,每个单元格展示了特征的平均值。

AOI Explorer

此视图包含两个模块,地图模块(b)和统计模块(c)。

地图模块展示了要比较的两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其中使用点密度图展示了街景图的位置。点的颜色是街景图中最大值的特征颜色。

统计视图是为了展示不同特征维度间的相关关系。由于街景图太多,绘制效率比较低,所以作者先采用了聚类的方法,将多张街景图做聚合。然后,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分一下几个方面来展现:

Feature Correlation(a):散点图的形式展现两两维度之间的关系。

Feature Histogram(b):每个维度的数量统计

Feature Diversity(c):x 轴为类均值,y 轴为标准差

img

Street Explorer

街道视图也包含两个模块,分别是地图模块和统计模块。

统计模块中主要是结合了路网的平行坐标轴,它的绘制方法分以下几个步骤:

  1. 找到以起始点为边的最小长方形

  2. 旋转至起始点到上下绘制边界

  3. 主题河流:道路上的每一个采样点都有对应的六个维度的数值,数值作为河流的宽度

  4. 平行坐标轴显示属性值的分布

img

案例分析

City-scale Comparison

我们首先对比分析新加坡(左)和伦敦(右)的城市形态。我们可以看到新加坡形成了很多区域,黄色建筑和绿色植物参杂在一起。而在伦敦,市中心黄色建筑比较多,在城市边缘绿色逐渐增多。这是由于伦敦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是不断扩张的,而新加坡由于岛屿的原因,无法扩张。

img

Region-scale Exploration

在这里我们比较了新加坡的东陵(红)和伦敦的中央公园(蓝),这两个地方都是公园性质的区域,具有类似的功能。从 A1 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区域都有非常高的绿化属性,而中央公园绿化更高一些。A2 中说明新加坡的东陵有更高的建筑比例,这是由于新加坡希望最大化土地利用率。

img

Street-scale Comparison

最后我们对纽约布鲁克林(左)和香港九龙(右)的街道进行比较。首先我们从地图和对应的街景图中就可以看到,纽约布鲁克林拥有更高的绿化程度。平行坐标轴也是验证了这一个发现,布鲁克林的街道主要由绿化、天空、建筑、道路构成,而香港九龙的街景图主要由建筑和道路构成。

imgimg

总结

文章提出了一个探索和比较城市形态的可视分析系统,StreetVizor。未来工作将从街景图中抽取更多的语义信息,比如布告板和 POI 信息等,这样可以接入更多种类的数据,从多个角度分析城市形态。



Questions & Discussion: ✉️ minfeng_zhu@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