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底,为期三天的 2013 年全国高性能计算机学术年会(HPC China 2013)在广西桂林召开,我和实验室的另一位博士生朱标同学参加了会议。

作为可视化的领域的研究人员,我一直认为,不管是作为工具,还是供我们研究的对象,高性能计算能力都是我们日后研究必备的。换言之,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的口号覆盖之下,一方面需要高性能计算给我们分析数据提供充足的计算资源;另一方面高性能计算本身会产出大量的数据,对于视数据为生命的可视分析来说,这是绝佳的数据来源。因此,我参加会议的目的有二,一是看一下在高性能计算研究领域国内的研究思路,二是观察可视化在这之中的前景。

到达桂林,稍加休息,我们到达会场。由于事关高性能计算,而且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性会议,国内相关科研院校都有参与,也吸引了一大批厂商参展,主会场外的布展还是透露了一定的商业气息。从会议日程上来看,上午是主会场的主题讲座,下午是各个分会场的活动。在主会场进行的专题讲座中,有两个主要讲座是可视分析的,时间也提供得比较充裕,主讲人分别是犹他的 Chris Johnson 教授和北大的袁晓茹老师。由于不知道前几年会议的日程,我无法推断可视化在 HPC 中的地位发展情况。

从演讲的内容上来看,Chris Johnson 教授应该是用了 2012 年在北大做报告时用的 PPT,可能是没有时间,他们灵巧的 pad 交互操作没有出现。Chris Johnson 教授的报告内容集中在科学可视化一块,当然目前来说,这一块是和高性能计算联系最为紧密的,而且国内外各大院校在科学数据计算方面有着不小的需求,高性能计算在其中扎根已久,发展至今也催生出很多可视化的需求。袁晓茹老师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团队的一些成果,也花了很多笔墨在集合模拟数据可视化,空间多变量数据的可视化之上。在座的听众有各个超算所,企业院校的研究人员,有偏向研究底层计算的,也有在具体学科应用的,两个主讲人应该是考虑到了听众的知识结构,有目的性地选择了报告的内容。

其他的主题报告或是领域专家介绍高性能计算在自己领域的应用,或是对超算本身或者数据库层面的研究工作,或是商业公司介绍自己的产品和发展。

由于要报告自己的论文,我们呆在分会场里一边做准备一边听取别人的工作。给我的基本印象是,论文的内容一般集中在高性能计算系统结构优化,软件算法在某个超算平台上的优化,一些构建在超算/高性能计算基础上的平台,也有在某个研究领域具体的应用,但是也不很多,感觉多数还是围绕用超算/高性能计算优化以前的算法,而不是用这些平台去解决具体的问题。由于几天的分会场报告安排里,可视化论文的顺序靠后,听者寥寥,如果是涉及到并行计算的内容,听众还有提问的,如果没有基本上反响很少。这个也算是不同研究领域人员之间的代沟吧。

最后总结一下参加会议的感受。

一、 可视化在 HPC 领域还是有很多题目可以做,虽然别的领域对可视化的认识不一,但是只要有领域内的需求以及数据,就是可视化的好题目。

二、 实验室可否配置一些基本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不管对现在还是以后的研究都大有帮助。

三、 国内在 HPC 方面目前的研究,似乎是放在在把现有的算法和算法等重新在新的超算平台重新实现上。也许是和新平台推出有关,期望以后会有更多在具体领域应用的例子,这样可视化也会有更多用武之地。



Questions & Discussion: ✉️ zjuvis@cad.z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