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优秀班主任”陈为教授

陈为,男,1976 年生,博士,教授。1996 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应用数学系,2000 年 6 月至 2002 年 6 月在德国 Fraunhofer 图形研究所攻读联合培养博士学位,2002 年 9 月进入浙江大学 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2009 年 12 月晋升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特别关注科学计算数据、医学影像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处理,是中国大陆可视化领域的第一方阵的学者之一。已(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 8 名,硕士研究生 15 名,主持国家 973 项目子课题两项、863 高科技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两项。目前开设课程有信息可视化、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等。获 2007 年浙江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2011 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和软件学院优秀班主任称号。

人物感言:要让学生能跑起来,像一辆车一样跑起来,我要做的就是来把握方向盘掌握好前进的方向。

矗立在车流来往的紫金港校区正门旁,图书信息中心总是有灯火亮至夜深。位于四、五层的 CAD&CG 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似乎不知疲倦。纸上记录着智慧的结晶,指间跳跃着梦想的火花。

在五楼的一个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伏案工作的陈为教授。青白的衬衫外套着一件黑色的休闲装,蓝色丝带缀着的工作证在挂胸前,整齐的发型似乎在暗示着其治学的严谨,温和的目光透露出他为人师的亲和。然而这么一位朴实安详的人就是国内可视化领域的前导者,又是同学眼中可敬又可亲的老师。此刻杭城已入夜,四处灯火通明,陈为老师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后,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和记者畅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历和感悟,让记者获益匪浅。

一手抓思维,一手抓能力,结合兴趣,因材施教

“每个同学进来后我就要和他谈一次,然后开始几个月给他一个小项目做,来考察他的特点。注意,是特点而不是缺点。”陈为老师强调道,“我在他们做完项目后询问他的意向,希望做什么方面的内容,结合我自己对他的判断,形成一个双项的选择。”

陈为老师非常注重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发展学生。“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过程,外向的坐不住的,就给他一些容易做的事情;沉得住气,就让他做一些长远的东西。”

因此陈为老师一直对他的学生强调——必须要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兴趣。

对思维的锻炼也是陈为老师在教育中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他特别指出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数学教人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让人更容易地去发现事物的规律,更全面深刻地考虑问题。“数学还能使人形成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习惯。”陈老师补充说。

高考制度下进入大学的学生,往往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针对这一点,陈为老师格外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他的要求下,每一段时间,他的学生们要举办学术沙龙,轮流来做主持人,独立地提出题目并对此进行讨论。在这样的机制下,学生的表达能力,探讨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陈为老师介绍,他的团队一直以来实行这么一个制度:每个新加入的学生都会得到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叙了一位初学者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包括怎么读文章,怎么获取信息,应该看什么,掌握什么样的工具,怎么写文章等等。“学生能通过册子了解到自己所要学的东西,然后我再对他进行引导。” “这简直是一本‘入门宝典’!”记者不禁感慨道。

“我的学生应具有国际化视野”

让学生走出去,了解外面的更广阔的世界,是陈为老师一直所坚持的理念。“能多见识一些大场面,学会跟人(用外语)沟通,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想法,因为这样能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增加阅历。”

去年陈老师的团队 18 人就一起去香港参加了一场国际会议。

“参加这样的国际会议的确使我们受益匪浅,认识了许多国际上的领域大牛,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以后的读论文做研究有层次上的提高。” 陈为老师一位的学生是这么看的。

陈为老师还与国外的大学和公司保持联系,力争每位博士生在读过程中有一年到两年出国交流的机会。

“喜欢做研究的可以去国外高校联合培养,代码能力强的去国外公司实习。出去后才能最快地把领域的最新信息传过来。”这是他的打算。陈为老师还很是骄傲地对记者介绍,他的 5 位学生在国外和他的一位学术界朋友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款三维 GPS 导航系统,已被多家顶级汽车制造商应用。

除了“带出去”,陈为老师还积极“引进来”,已多次邀请到国内外专家来浙大进行学术交流。这些活动对他的学生都是难得的经历。

亦师亦友,教学相长

除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外,陈为老师对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也是十分关心,为此他别出心裁地制定了好几条规定。例如,每周五晚上的小组讨论中,他和学生会坐在一起交流讨论,其范围既涉及学术信息,又包括个人的发展,师生间其乐融融。为了实时地了解学生的工作进展和思想变化,陈为老师要求他的学生每周上交一篇报告至 BBS,以把握每个细节,随时沟通交流。

“每天我在的时候,总会下去到实验室走走,和学生们一起聊聊,看到问题就现场解决,不能拖!”

在学生们眼中,陈为老师同样是一位很好的朋友。

“30 多岁的老师,毫无距离。”是记者在 98 上看到一位学生对陈为老师的描述。此言非虚。

“其实在实验室中工作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苦,我们也会有很多自己的活动。”陈为老师说。

陈为老师经常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周末的时候,他会和学生一起去 K 歌。他还组织过一次篮球赛,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运动。而不久前的马拉松比赛,陈为老师的团队中也有 6 位学生报名参加。

“最重要的事还是完成学业,完成研究工作。就这么点时间,这是工作前最后学到些东西的机会。”

陈为老师更是做出了“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期望,尽管他本身是一位 34 岁就成为浙大教授的牛人,一位屹立领域前沿的学者。这点不仅展现了他谦逊人格的魅力,更反映了他对自己学生的自信。

“一个人肯定想的没有 15 个人多。现在我能做的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引导他们,发挥每个人的能动性。他们可以帮我看一些文章,帮我实现一些想法。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那时可能需要我去帮助他们实现。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

采访的最后,陈为老师提出了对自己学生的期望。“我希望能博士生带硕士生和本科生,形成梯队,然后去冲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

“虽然我们工作可能会苦点,但大家苦得有追求,苦得有收获,苦得有人生价值。”

记者手记:在采访过程中,陈为教授以亲和、坦率的风格,将他多年研究、教学工作的事情娓娓道来。其智慧而深刻的目光,自信的笑容使记者心生敬仰。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记者仿佛看到一群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年轻人在陈为老师的带领下正在迈向美好的未来。

走出图书信息中心时已是晚上 8 点多,而计算机大楼的顶层仍然灯火通明。在梦想的照耀下,那一些人还在不倦奋斗着,以满腔的热情去迎接灿烂的明天。

​ —-学生记者 章海达



Questions & Discussion: ✉️ zjuvis@cad.zju.edu.cn